楚航科技:用最巧的力,下最稳的棋

眼下,推动供应链本土化发展已成为国内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的共同目标。尤其是在有望实现“弯道超车”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本土供应商有着天然的向上突围的机会。以本土自动驾驶感知行业为例,曾于7月打破“蔚小理”霸屏,跻身新势力交付量前二的哪吒、零跑近日就接连宣布选择楚航科技作为其定点,加快布局国产毫米波雷达上车。

  

事实上,业内普遍认为国产毫米波雷达领域已形成以德赛西威、楚航科技、森思泰克、华域汽车“四小龙”为第一梯队的“四超多强”格局,其在技术上已经与国际接轨,并开始引领产业的快速发展。

  

那么,作为“四小龙”中最为“年轻”的一个,楚航科技为何能接连收获新势力青睐?关于其技术研发优势、商业化发展路径、量产时间表,以及战略重心等,业界有着诸多猜测。带着这些疑问,盖世汽车进行了探究。

  

用巧力,打出拳头产品组合拳 

  

在智能化变革驱动下,为了实现汽车周围环境全方位感知覆盖,新车型纷纷配置了豪华的感知硬件“套装”。尤其是毫米波雷达,因其穿透力强、可全天候使用且性能稳定等特点,已成为整车智能驾驶系统的标配。巨大的潜在市场为车载毫米波雷达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据DIGITIMES Research预计,2025年全球车用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总计约462亿美元,2021-2025年CAGR为40.7%。

  

但这其中属于本土玩家的市场份额却只有很小一部分。由于国内车载毫米波雷达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对产品的认知不够深刻,各方面条件也都不是很成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该领域一直由外资零部件巨头掌握着话语权,尤其是在频率段相对较高的77GHz车载毫米波雷达领域,自主化率更低。

  

面对外资企业接近垄断的市场,近年来本土企业持续加大毫米波雷达研发力度,寻找市场突破口,加速追赶外资脚步。其中,最为“年轻”且“特别”的就是楚航科技。

  

据了解,楚航科技成立至今不过短短4年,即完成了从产品设计到量产上车,在产品布局上,已在中国市场推出77GHz角雷达、77GHz前向雷达、商用车盲区检测系统、60GHz生命体征探测雷达等多款车规级产品,并赢得了资本与头部主机厂、零部件厂商的广泛认可与大力支持,这样的发展速度在业内可谓名列前茅。

     

楚航科技:用最巧的力,下最稳的棋

       

楚航科技车规级平台产品布局,图片来源:楚航科技

  

今年3月,楚航科技又成功交付东风乘用车、海马汽车的77GHz角雷达、60GHz生命体征探测雷达的定点项目,实现了多款产品的规模化量产,快速成为该领域头部玩家,成为本土毫米波雷达“四小龙”之一。

  

在今年最为火热的4D点云成像雷达赛道上,楚航科技也已有所布局,其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的4D毫米波雷达将于年底量产。

  

该款雷达产品升级了算力平台和射频前端方案,能以更精准的角分辨率,对同速度、同距离的两个目标进行快速精准地目标区分,同时在俯仰方面,通过增加垂直角分辨,稳定获得目标高度,能有效解析目标轮廓或行为。该款雷达在产品尺寸设计上也极具市场竞争力,更小巧的尺寸便于更多车型的隐蔽安装。

  

此外,楚航科技生命体征探测雷达也已通过欧盟CE认证,可出口销往海外市场,也进一步说明了楚航科技产品的可靠性。

     

楚航科技:用最巧的力,下最稳的棋

       

楚航科技生命体征探测雷达核心优势,图片来源:楚航科技

  

如此年轻的企业,是如何突破技术壁垒,跨越产品研发周期,打出这套拳头产品组合拳的呢?事实上,其背后是一个富有扎实行业经验的成熟团队,在为其产品的开发与落地保驾护航。

  

“在汽车行业,最值钱的是经验。”楚航科技CEO楚詠焱曾公开表示,楚航科技的核心优势就是具备扎实的行业经验,切实了解产品know-how。

  

就楚詠焱本人而言,他在博世拥有13年研发管理经验,是博世认证的可靠性DRBFM专家,曾完整参与了博世各代IMU传感器和ECU、ESP,IBooster、Airbag等产品研发及量产的全过程,同时也是南德认证的为数不多的拥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功能安全专家。 

  

2018年初,楚詠焱选择回国创办楚航科技,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基于77GHz-79GHz的高频率段毫米波雷达,并提供其应用在ADAS和自动驾驶系统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兼CTO张我弓则是一名资深的射频专家,在射频前端、电路设计、信号处理、芯片系统架构、高级雷达算法等方面有着深厚的技术储备和自主知识产权,曾发表国际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多项国际行业标准的编撰,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前瞻判断力。

     

楚航科技:用最巧的力,下最稳的棋

       

左一:楚航科技创始人兼CEO楚詠焱;右一:楚航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张我弓,图片来源:楚航科技

  

充足的行业经验优势及创始梯队建设确保了楚航科技开局即稳稳落子,让其在后续大刀阔斧搞研发时避开了很多“坑”,目前已进入快速成长期。过去一年,楚航科技获得了东风乘用车、长城汽车、北汽新能源、奇瑞汽车、上汽红岩、宇通客车等20多家主机厂,近40款主力车型前装定点项目,实现了在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上的双量产。

  

扩大灵活性及产学研优势,下出将相风范大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楚航科技在市场渠道的拓展上也实现了一定突破。

  

据了解,在“竞速”压力下,新入局的新势力车企将车型研发周期压缩了一半,抖客网,这就对供应链企业在调度与配合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楚航科技等本土供应商在灵活性和定制化服务上有着外资零部件巨头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快速发展的新势力车企也开始选择与开发响应速度更快的本土龙头供应商加强合作。

  

今年以来,市场接连传来楚航科技牵手哪吒、零跑等自主品牌主机厂,收获其定点项目的喜讯,这也进一步显示出了新势力车企对于楚航科技的信心。这种信心不仅体现在产品上,更体现在量产能力上。

  

作为智能汽车感知核心零部件,毫米波雷达在进入主机厂供应体系时通常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除了产品性能外,功能安全、质量体系、供应链体系,以及产品迭代能力等都是主机厂考核的因素。 

  

而楚航科技一直专注于车规级平台的研发与生产,仅2年时间,就完成了多款车规级雷达产品,并搭建了严苛的产品认证体系,目前其主要产品已顺利获得ASPICE CL2级国际认证和ISO 26262功能安全认证两项车规级准入门槛认证。 

     

楚航科技:用最巧的力,下最稳的棋

       

获得ASPICE CL2/ISO 26262认证,图片来源:楚航科技

  

此外,楚航科技也希望用更大的规模化量产为中国自主品牌的毫米波雷达研发和生产积累更丰富的产业经验。楚詠焱曾表示,2022年的首要工作重点就是保质保量的定点项目交付,把规模化量产进行到底。

  

原标题:【楚航科技:用最巧的力,下最稳的棋
内容摘要:眼下,推动供应链本土化发展已成为国内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的共同目标。尤其是在有望实现“弯道超车”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本土供应商有着天然的向上突围的机会。以本土自动驾驶感知行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qiche/140881.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美国8月汽车销量微增,为1年来首次上涨
下一篇:抢占“中国自动驾驶第一城”,上海设5000亿KPI